各類防塵口罩性能:
口罩(N95):合符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及健康協會標準(NIOSH)N95認可,隔濾的微粒,直徑可小至0.3微米。在測試中,隔阻直徑0.075微米的微粒,成功率有95%。冠狀病毒肺炎(非典型肺炎)病毒的直徑約0.1至0.12微米。
外科手術口罩:用三層“不織布(non-woven)”制造,手術室環境適合使用;可阻隔直徑約4微米以上微粒。
活性碳醫用口罩:加入的活性碳用料,最主要作用是隔味,不是防菌病毒,而且呼吸阻力會加大,隔菌功能98%。
防塵口罩:主要防塵,防菌功能一般。
普通紙口罩:阻擋較大微粒時有用,少于直徑5微米的病毒,輕易通過,隔菌功能有限。
工業防塵口罩:國家標準GB2626-2006《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》中將口罩分為三大類:
一、隨棄式
二、復式半面罩
三、全面罩供氣式口罩是指將與有害物隔離的干凈氣源,通過動力作用如空壓機、壓縮氣瓶裝置等,經管及面罩送到人的面部供人呼吸。
性能影響因素:
防塵口罩的作用顧名思義,就是要阻止粉塵吸入。其作用的關鍵在濾料的性能,主要是:
1、濾料的纖維細度:
其以纖維直徑大小表示,單位為微米。一般用于防塵口罩的濾料纖維直徑,一小于微米為好,現在常用的聚丙烯超細纖維的直徑為4.0微米,過氯乙烯超細纖維濾料的纖維直徑小于2微米。纖維的吸毒與阻塵效率成正相關,即纖維越細,阻塵效率越高。
2、濾料的組成結構:
濾料的組織結構與濾料的制作工藝有關,目前合成纖維無紡濾料的成型工藝主要有針刺法、直接噴射法、粘結法、熱熔法等。而多采用熱熔噴射成型法,并且用這種方法可以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纖維材料復合成型,提高阻塵效率,有比較松軟,透氣性好。
3、濾料的荷電性:
濾料帶經典兩的大小與組成效率成正相關性,即靜電荷量越大,阻塵效率越高。
當粉塵通過濾料時,發生以下情況:
(1)碰撞截留:當粉塵粒徑大于濾料纖維間的空隙時,粉塵碰撞在濾料表面,由于慣性和力的反作用而改變方向,沉降和粘附在濾料的表層。
(2)勾住效應:纖維上有毛刺,當粉塵經過濾料時、被纖維上的毛刺勾住,阻止粒子穿透。
(3)多層過濾:濾料是由超細纖維相互搭接編織成網,而且是多層次的“三維結構”,當粉塵通過濾料時被層層截留。
(4)靜電效應:濾料帶有靜電荷,對相當極性的粉塵粒子產生排斥作用,而對異性粉塵粒子則產生吸附作用,即捕捉粉塵。
防塵口罩過濾材料:
不同的防塵口罩使用的過濾材料不同。過濾效果一方面和顆粒物粒徑有關,還受顆粒物是否含油的影響。防塵口罩通常要按照過濾效率分級,并按是否適合過濾油性顆粒物分類。不含油的顆粒物如粉塵、水基霧、漆霧、不含油的煙(焊接煙)、微生物等。“非油性顆粒物”的過濾材料雖比較常見,但它們不適合油性顆粒物,如油霧、油煙、瀝青煙、焦爐煙等。而適合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材料也可用于非油性顆粒物。
帶呼氣閥設計防塵口罩,減少熱量積聚,使呼吸更輕松,適合高溫、高濕度環境下長時間使用采用無毒、無味、無過敏、無刺激的原材料。高濾效、低阻力可調節鼻夾,使口罩與臉部的密閉性更好,粉塵不能輕易漏入經過靜電處理的過濾層,有效地隔濾和吸附極細微的有害工業粉塵,防止矽肺病超音波焊接,氨綸絲材料的松緊帶對佩戴者更有效地保護應用:建筑業、農業畜牧業、食品加工業、水泥廠、紡織廠、切割粉塵、重金屬有害污染物作業場所。